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战后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纯武[1] 王见川[2,3] 高致华[4]

机构地区:[1]佛光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台湾宜兰 [2]南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中国台湾台南 [3]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4]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文史哲》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04JZD00030)的支持

年  份:2009

期  号:1

起止页码:75-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388697)、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民间宗教成为专业性学科话语的半个世纪里,研究范式已是屡经更迭。就台湾民间宗教研究而言,它始终与外部的现实环境相交涉并随之变迁。战后初期,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自1950年代起,政府权力开始在宗教领域申张;其二,1949年后,被称为"新兴宗教"的大陆民间教派开始传入,形成了台湾民间宗教蓬勃兴盛的局面。1970年代,由冈田谦所提出的"祭祀圈"理论被引入浊水、大溪两大区域的研究中,其后祭祀圈、信仰圈和村庄庙讨论盛极一时。1980年代后,民间教派和鸾堂成为新的议题。台湾的民间宗教及信仰问题长期未受到学界主流的重视,而这一领域的拓展仍有待于新的理论。

关 键 词:台湾地区  民间信仰 民间宗教

分 类 号:B9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