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东部山地泥炭高分辨率腐殖化度记录的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春梅[1] 朱诚[1] 郑朝贵[2,3] 尹茜[1] 赵志平[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2]安徽省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滁州239012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出  处:《中国科学(D辑)》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K21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011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0411015);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批准号:20070284067);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项目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38

期  号:9

起止页码:1078-10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对中国东部中纬度季风区内的两处山地泥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和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剖面的孢粉记录、有机质含量、TOC和Rb/Sr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山间盆地,气候越干冷时泥炭的分解就越强烈,以吸光度表征的腐殖化度就越高;相反,当气候较温暖潮湿时泥炭主要处于还原状态,分解较慢,腐殖化度较低.大九湖剖面的腐殖化度记录了晚冰期(约16.0~11.4 cal ka BP)中的新仙女木(YD)(约11.4~12.6 cal ka BP)冷干事件、博令-阿勒罗德暖湿期(B-A暖期,约12.6~15.2 cal ka BP)、最老仙女木冷干事件(OD,约15.2~16.0 cal ka BP)、早全新世的湿润期(约11.4~9.4 cal ka BP)、8.2 cal ka BP前后的冷干事件和约7.0~4.2 cal ka BP之间的全新世最佳适宜期.神农架大九湖和天目山千亩田近5000a以来的泥炭腐殖化度记录有着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相近纬度不同经度的山地泥炭对东亚季风降水变化的响应是同步的.近5000a来的气候变化在两个山地泥剖面中几乎同步记录有3大阶段:4.9~3.5 cal ka BP,季风降水整体处于高值,但波动剧烈,其中,在约4.2 cal ka BP前后,季风降水急剧下降,在3.7 cal ka BP前后达到最干旱的峰值后又快速回升;3.5~0.9 cal ka BP,季风降水强度整体较弱,但也存在明显的次级干湿波动;0.9 cal ka BP以来,吸光度值逐渐降低,表明季风降水增多.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其他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比,文中亚高山泥炭记录的约1.6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响应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统一驱动.

关 键 词:山地泥炭  晚冰期 全新世  腐殖化度 神农架大九湖 天目山千亩田  气候变化

分 类 号:P532] P467[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