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芝麻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初步研究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ST-derived Microsatellites in Sesame(Sesamum indicum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利斌[1] 张海洋[2] 郑永战[2] 郭旺珍[1] 张天真[1]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2]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104);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3CCAO0700);教育部111工程项目(B08025)

年  份:2008

卷  号:34

期  号:12

起止页码:2077-20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加速分子标记在芝麻研究中的应用,利用网上现有的芝麻EST(expressed sequencetags)数据信息,开展了芝麻EST-SSR功能性标记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在所有的3328条芝麻EST序列中共确认得到1785条非冗余EST序列。其中,在含有微卫星重复的148条序列中共检测有155个EST-SSR。非冗余EST序列总长为774.27kb,平均每4.99kb含有一个EST-SSR。EST-SSR的分布频率和特征分析表明,以AG/TC为重复基元(motif)的SSR出现最多,占总SSR的37.42%。利用这些序列,设计开发了50对EST-SSR引物,并分别选用36个芝麻、2个棉花、2个大豆和2个油葵进行多态性和通用性研究。其中44对引物在供试芝麻材料中扩增出条带,共产生108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45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平均值为0.390。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有26个芝麻材料聚类在两个大的亚类(III和IV)中,聚类结果表明芝麻的基因型与地理来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此外,分别有2对、3对和4对引物可以在棉花、大豆和油葵中进行通用性扩增。本研究证实这种全新开发的芝麻EST-SSR标记在芝麻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以及比较基因组等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关 键 词:芝麻 表达序列标签(EST)  简单重复序列(SSR)  多态信息含量(PIC)  遗传多样性  

分 类 号:S56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