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原油及油制品中多环芳烃化学指纹的分布规律研究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crude oil and petroleum product samp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资联合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6 [2]加拿大环境部科学技术局,加拿大多伦多M3H5T4
基 金: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大连海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DLMU-ZL-200704)
年 份:2008
卷 号:30
期 号:11
起止页码:62-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JST、PROQUEST、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原油及油制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溢油鉴别是确定海上溢油事故污染源的重要技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汽油E90#、汽油E93#、润滑油150SN、轻柴油-10#、柴油5#、重柴油180#、重柴油380#、俄罗斯原油及大庆原油的PAHs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各种PAHs中,萘(Nap)、2-甲基萘(2-MN)和1-甲基萘(1-MN)的含量最高,三者总和占52%~86%(质量分数,下同)。轻质油(汽油、轻柴油、柴油和润滑油)和重质油(原油和重柴油)的化学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重质油中2-MN平均为28%,轻质油中Nap平均为42%。Nap/2-MN(Nap与2-MN质量比,以下各物质表述意义同)和Nap/1-MN的比值关系区分的趋势类似,并且存在典型的线性相关性(R=0.92,p<0.01),表明原油及油制品中的Nap、1-MN和2-MN的含量相对固定,使用Nap/2-MN和Nap/1-MN比值方法鉴别油类品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种油样的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和有潜力的溢油鉴别方法。
关 键 词:多环芳烃 化学指纹 溢油鉴别 比值法 主成分分析
分 类 号:TE6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