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辽东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Ⅰ.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 EI收录)
Studies on Macrobenthos in the Northern Waters of Liaodong Bay:Ⅰ.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Number Distrib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佳木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6026)
年 份:2008
卷 号:21
期 号:6
起止页码:118-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于2007年7月下旬在辽东湾进行了29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79种;其中包括多毛类18科24种,甲壳动物15科19种,软体动物13科24种,棘皮动物4科6种,其他类群5种.整个调查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现象不明显,优势度指数大于1%的物种仅有5种,分别为光滑河篮蛤、日本倍棘蛇尾、日本浪漂水虱、纽虫和西格织纹螺.调查区内底栖动物种类数、栖息密度以及生物量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呈斑块状互相嵌套.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68.28m-2,平均生物量为22.75g/m2;其中软体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30.52m-2,生物量为6.92g/m2;多毛类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4.48m-2,生物量为4.15g/m2;甲壳类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2.76m-2,生物量为1.86g/m2;棘皮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6.38m-2,生物量为8.64g/m2.1959年渤海各分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0.29~12.83g/m2.与其相比,除莱州湾外,目前各分区的平均生物量(16.45~22.75g/m2)均显著升高,变化幅度有所增大.
关 键 词: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 栖息密度 生物量 辽东湾
分 类 号:X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