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太白山红桦种群结构与空间分析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BETULA ALBO-SINENSIS AT TAIBAI MOUNTAIN,NORTHWE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69和3067036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
年 份:2008
卷 号:32
期 号:6
起止页码:1335-13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揭示太白山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种群的维持机制,结合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太白山红桦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单变量、双变量K函数对不同径级立木与残干的空间格局、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研究显示,太白山红桦种群在幼苗幼树阶段死亡率较高,进入中龄期后死亡率有所降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渐增加,直至年龄极限。其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I型(曲线凸型)。其个体死亡方式主要为掘根和折干(由大雪所致),能够为种群更新提供潜在空间。除海拔2250m立木整体格局呈集群分布外,该地区红桦立木与残干在不同尺度下的整体格局均为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均呈集群分布,表现为斑块状同龄群。在红桦更新所需的最适林窗大小尺度上,红桦立木与残干的空间关联性为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太白山红桦种群具有同龄集群生长的特性,种群由时空上不连续的局部斑块同龄个体组成,其更新有赖于以掘根及折干方式死亡个体所形成的林窗斑块,这种以局部林窗斑块更新维持种群整体稳定的特性,可能是其长期稳定存在的重要机制。
关 键 词:空间格局 点格局分析 年龄结构 更新 种群 红桦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