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外源砷形态和添加量对作物生长及吸收的影响研究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peciation and Added Amounts of Outer Source Arsenic on Rape(Brassica campestris) Growth and Absorption of Arseni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留杰[1,2] 曾希柏[1,2] 何怡忱[3] 李莲芳[1,2]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2]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3]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100032

出  处:《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田有害物质循环阻控与消减关键技术研究"(2007BAD89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风险土壤中砷的形态与价态转化及其机理(40871102)"的一部分

年  份:2008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2357-23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外源砷对小油菜生长及吸收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量砷有利于提高小油菜的出苗率,而高量砷则导致出苗率显著下降。其中,当砷添加量为90mg·kg-1时,二甲基砷(DMA)和As(V)处理下小油菜的出苗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0.7%和19.5%。随着砷添加量的增加,添加DMA处理小油菜的生物量不断下降,而添加As(V)处理在添加量小于15mg·kg-1时对小油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超过15mg·kg-1时则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无论是添加DMA还是As(V),小油菜植株中的砷含量均有随添加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外源砷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砷的含量亦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1),其中,添加DMA时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且其生物有效性和植物毒性均大于As(V)。

关 键 词:砷形态 小油菜 生长  吸收  

分 类 号:X5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