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累积特征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and Bio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Plants in Siding Pb-Zn M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仁湛[1] 罗亚平[1,2] 李金城[1] 罗文连[2] 朱义年[1]

机构地区:[1]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出  处:《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60032);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桂科青0640071);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桂科攻200803-1);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与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

年  份:2008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2158-21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调查了广西泗顶铅锌矿周边土壤及该区14种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显示,铅锌矿区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矿区土壤中的Pb、Z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于320,为极强生态危害,Cu、Cr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小于40,为轻微生态危害。分析表明,采矿冶炼活动对矿区重金属含量和分布有很大影响,Pb-Zn、Pb-Cu的同源性很高,Cr则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元素的积累特征。矿区14种优势植物对Pb、Zn、Fe、Mn、Cu、Cr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但植物地上部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值,其中芦苇、白芒、蒲公英、蜈蚣蕨对Pb、Zn有较好的富集特性,可以作为潜在的Pb和Zn污染修复物种。

关 键 词: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超富集植物 铅锌矿区

分 类 号:X820.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