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及邻区三阶段构造演化与成矿演化  ( EI收录)  

Three-Stag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etallogenic Evolution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德威[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No.2005CCA05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572113)

年  份:2008

卷  号:33

期  号:6

起止页码:723-7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PROQUEST、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青藏高原具有典型的三分时空结构和3种尺度动力学体系.青藏高原由3个构造结调整的3个盆山体系组成,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盆山体系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及西伯利亚、西太平洋和特提斯三大构造域,经历了前寒武纪超大洋一超大陆耦合、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早期自北而南的洋陆耦合和板内盆山耦合三大构造发展过程,形成于地核流层驱动的地核(或全球)动力学过程、地幔流层驱动的地幔(或岩石圈)动力学过程和地壳流层驱动的地壳(或大陆)动力学过程,构成历史地球系统动力学系统.青藏高原不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而是形成于下地壳流动驱动的板内盆山作用,可分为以中、新生代有序向南迁移式构造隆升、水平运动、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为特征的板内造山阶段和以脉动式快速隆升、垂直运动、地理作用和环境变化为特征的均衡成山阶段.构造谱系决定了成矿谱系,区域构造叠加演化造成地壳成熟度的不断增加和矿床密集度的不断提高.青藏高原3个构造成矿演化阶段包括1.8~1.4Ga、500~420Ma、300~260Ma、180~120Ma、65~30Ma、23~7Ma等6个主金属成矿期,1.8~1.4Ga超大陆裂解事件形成与深地幔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大红山式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铁铜矿、金川式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浆矿床,500~420Ma、300~260Ma和180~120Ma特提斯裂解环境下形成罗布莎式地幔剪切—改造脉型(豆荚状)铬铁矿床、呷村式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等,180~120Ma、65~30Ma和23~7Ma是青藏高原自北而南板内伸展环境下大规模成矿期,形成驱龙式斑岩铜矿床、哀牢山式剪切带型金矿床、金顶式陆相盆地沉积型铅锌矿床,构成一个完整的地球系统成矿动力学演化体系.

关 键 词:板内造山 板内成矿  伸展成矿  历史地球系统动力学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P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