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针保护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基本腧穴配伍“胃病方”的筛选    

Selection of Basic Acupoints for Composing "Gastric-Disorder-Formula" for Electroacupuncture Prevention of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in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冀来喜[1] 闫丽萍[1] 王海军[1] 王博[2] 张夏毅[2] 张天生[3] 金晓飞[1]

机构地区:[1]山西中医学院针灸系,太原030024 [2]湖北中医学院针灸系,武汉430061 [3]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实验中心,太原030006

出  处:《针刺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422)

年  份:2008

卷  号:33

期  号:5

起止页码:296-3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临床治疗胃病最常用的3个腧穴不同组合配伍的效应比较,选出最优的穴位组合。方法:将48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组、足三里组、中脘组、内关组、足三里+中脘组、足三里+内关组、中脘+内关组、足三里+中脘+内关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除模型组外,其它组大鼠在相应穴位施以电针。电针治疗结束1 h后,取大鼠的胃黏膜组织,分别进行胃溃疡指数的计算、组织学观察,并运用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7个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胃黏膜损伤指数和病理损伤积分显著降低(P<0.05)。足三里+中脘+内关组与其它6个电针组相比,两项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超微结构观察见模型组胃黏膜壁细胞、主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断裂,甚至溶解;各电针组胃黏膜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足三里+中脘+内关组更为明显。结论:同时电针"足三里""内关"和"中脘"减轻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优于其单穴或双穴使用,因而可作为治疗胃病的基本处方。

关 键 词:胃黏膜损伤 电针 腧穴配伍

分 类 号:R22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