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沉积岩古流向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 EI收录 SCI收录)  

Paleocurrent direction of the Late Cenozoic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northwestern margin constrained by AMS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裴军令[1] 孙知明[1] 李海兵[2] 司家亮[2] 潘家伟[2] 刘静[1] 刘雪刚[3] 赵越[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实验室,北京100081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实验室,北京100037 [3]武警黄金第八支队,乌鲁木齐830057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地质力学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081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10105,1212010610108)联合资助的成果

年  份:2008

卷  号:24

期  号:7

起止页码:1613-16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60313300017)、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60313300017)、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古流向的确定是重建沉积物来源及沉积过程的有效方法,而磁化率各向异性作为古流向恢复的可靠信息载体在室内沉积实验和具体工作中已得到认可。本文对青藏高原西北缘柯克亚剖面晚新生代地层乌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80块样品开展了磁组构研究,磁面理与磁线理图、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与磁化率椭球体形状因子图直观地说明研究对象均具有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的特点,代表了原生沉积组构特征。柯克亚剖面乌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则恢复了三个时期的古流向。古流向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显示了重要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信息。乌恰群与阿图什组、阿图什组与西域组之间的古流向的改变反映出西昆仑山北缘具有西早东晚的构造隆升过程。

关 键 词:古流向 磁化率各向异性 晚新生代 西昆仑 隆升

分 类 号:P318.44] P588.212[地球物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