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针腧穴“胃病方”对胃黏膜损伤大鼠EGF及EGFR mRNA表达的调节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points "Weibingfang" on EGF and EGFR mRNA expressions in rats with lesion of gastric mucos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山西中医学院针灸系,太原030024 [2]湖北中医学院针灸系 [3]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实验中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422
年 份:2008
卷 号:28
期 号:10
起止页码:757-7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_E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腧穴“胃病方”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胃病方组,每组10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造模。胃病方组取“内关”“中脘”和“足三里”,针刺入穴位后施以疏密波,频率10-30Hz,电流强度2mA,以大鼠肢体微颤为宜,电针20min。治疗结束1h后,取大鼠腹动脉血液及胃黏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测胃黏膜上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中EGF含量为41.62±12.58ng/L,胃黏膜中EGFR mRNA表达为0.78±0.03,与正常组[(60.37±12.01)ng/L,0.55±0.04]及假模型组[(61.21±13.46)ng/L,0.53±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病方组电针后,EGF的含量升高[(70.59±10.14)ng/L],胃黏膜上皮EGFR mRNA表达上调(1.18±0.02),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腧穴“胃病方”可能促进了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修复损伤的胃黏膜。
关 键 词:胃炎 电针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胃病方
分 类 号:R22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