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变化及多样性    

The community change and diversity of soil fauna after artifici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highway slop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殷秀琴[1] 顾卫[2] 董炜华[1] 邱丽丽[3] 刘永兵[2] 陶岩[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75 [3]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系,绵阳6210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资助项目“半干旱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生物恢复加固技术研究”(200631800087)~~

年  份:2008

卷  号:28

期  号:9

起止页码:4295-43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对内蒙古中部呼集高速卓资段的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前后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结构,揭示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路域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未进行人工恢复植被的裸露边坡没有大型土壤动物。不论是人工恢复植被当年还是人工恢复植被1年后,西北坡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均高于东南坡。人工植被恢复的时间不同,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异均显著。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随着人工恢复植被时间发生变化。隐翅虫及蜘蛛,线虫、节跳虫、辐螨、革螨和甲螨它们之间相关性大,经常共同出现在人工恢复植被后各边坡,并且个体数量多。无论是大型土壤动物还是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均具表聚性。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受土壤pH值和有机质、全P、全N含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土壤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5 cm和5~10 cm的土壤含水量为主导因子。

关 键 词:公路边坡 土壤动物 人工恢复植被  多样性

分 类 号:Q958] S15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