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56m蓄水后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春季浮游植物调查及多样性评价  ( EI收录)  

Investiga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Assessment of Algal Diversity on Backwater Area of Xiaojiang River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fter Its Initiate Impounding to the Water Level of 156 m in Spr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劲松[1] 陈杰[1] 李哲[1] 方芳[1] 张超[1] 田光[1]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7-02);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CSTC2006BA7030)

年  份:2008

卷  号:29

期  号:10

起止页码:2710-27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84511683425)、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三峡水库于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m水位,标志着三峡工程顺利进入初期运行阶段。为了解新的水位高程下小江回水区水环境的现状以及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于2007年初开始对该区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跟踪观测。以2007年春季(4月)的2次常规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性指数J,对小江回水区的5个监测断面进行了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小江回水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的H、d和J值分别为1.0975-1.8655、1.3242-1.8604、0.2632-0.4359;各监测断面的营养水平均为中度富营养型,其中渠马断面水质最差,黄石断面水质最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2007-04-08的渠马断面,分别达到了8.442×10^5 cells/L和1.887mg/L。小江回水区的藻类种群组成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冬季的硅藻-绿藻为主的结构逐渐向初夏的绿藻-蓝藻为主的结构过渡。

关 键 词:三峡水库 小江回水区 春季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分 类 号:X1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