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影响突发性聋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the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200031 [2]复旦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年 份:2008
卷 号:43
期 号:9
起止页码:660-6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突发性聋预后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首先去除初始听阈≤40dB的低频聋患者,得到882例进行疗效分析。初始听阈〉40dB的患者按不同的初始听阈形态与严重程度分为下坡型组(69例)、上坡型组(24例)、平坦型组(139例)、凹陷型组(44例)、极重度聋(126例)和全聋(86例)6组。结果病程3d内疗效最佳,其次是1、2周内,超过2周疗效差,3周内和1个月内、1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程2周内患者初始听阈〉40dB组中凹陷型组与其他组相比预后最佳,恢复率达97.7%。极重度聋组和其他组(除全聋组)相比,治愈率(23.8%)及恢复率(57.9%)低,但好于全聋组。全聋组的预后最差,无效率达67.4%。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与其他不伴此病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4.455,P=0.0348)。年龄与预后有关,年龄越大,预后也越差,以50岁为界,〈50岁的患者的预后要好于≥5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739,P=0.0054)。结论病程大于2周的患者疗效差,不同的初始听阈形态与听力损失程度是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预后越差。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其预后比无任何合并症的患者差。
关 键 词:听觉丧失 突发性 预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分 类 号:R68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