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乙型肝炎病毒全S蛋白与纤维蛋白原α链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between fibrinogen alpha chain and the whole S protein of hepatitis B vir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飞[1,2,3] 任建林[1,2,3] 卢雅丕[1,2,3] 陈美娅[1,2,3] 许鸿志[1,2,3] 潘金水[1,2,3] 蔡稼燕[1,2,3] 董菁[1,2,3]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2]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 [3]厦门市消化疾病中心,福建省厦门市361004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基  金:厦门市首批重大疾病科研攻关项目;No.WKZ0501;厦门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项目;No.WSK0506;厦门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No.Z03109;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人才创新资助项目~~

年  份:2008

卷  号:16

期  号:23

起止页码:2581-25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EMBASE、SCOPUS、核心刊

摘  要:目的:筛选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全S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并反向验证HBV全S蛋白候选结合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方法:将全S基因定向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DEST32,构建正向筛选的诱饵质粒并Westernblot法验证其在酵母中的表达.将诱饵质粒与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共同转化MaV203酵母细胞,在人肝细胞cDNA文库筛选候选结合蛋白,提取阳性菌落质粒测序,并分析其生物学性质.将筛选出的纤维蛋白原α链中下游序列及不同全S变异株基因,分别定向克隆到pDEST32及pDEST22载体中,利用Westernblot法验证表达.将诱饵质粒与猎物质粒共同转化MaV203酵母细胞,以反向酵母双杂交方法验证初筛结果的可靠性及正确性.结果:正向的酵母双杂交实验,经初筛和再转染实验纤维蛋白原α链可与HBV全S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再以纤维蛋白原α链为靶基因设计诱饵质粒,以四种变异的HBV全S蛋白为靶基因设计猎物质粒,反向酵母双杂交法证实维蛋白原α链中下游可与不同全S变异体(总差异率2%)发生相互作用,纤维蛋白原α链与全S蛋白的结合域可能为病毒蛋白的前268aa.结论:纤维蛋白原α链中下游可与HBV全S蛋白产生特异性结合,其结合域可能与病毒蛋白的前268aa产生相互作用.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全S基因  纤维蛋白原α链  酵母细胞双杂交技术  

分 类 号:R37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