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抗凝溶栓药物对家兔复苏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Effect of anticoagulation and thrombolysis on hemodynamics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rabb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廖晓星[1] 蔺际[1] 李欣[1] 魏红艳[1] 李玉杰[1] 荆晓莉[1] 詹红[1] 方典秋[2] 伍贵富[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广州510080 [2]中山大学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国急救医学》

基  金: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2004Z3-E0381)

年  份:2008

卷  号:28

期  号:8

起止页码:724-7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家兔心搏骤停(CA)后心肺复苏(CPR)的基本生命支持(BLS)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抗凝溶栓药物对其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交流电诱发CA后对照组只进行BLS,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和肝素进行干预,分别于诱发CA前(0min),CA后5、10、15、20、25和30min时测定颈内动脉血压和血流速度,于诱发CA前(0min),CA后3、6、9、12、15、18、21、24、27和30min时测定兔耳的微循环血流量,分析比较各时点的变化。结果CA发生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兔耳微循环血流量均急剧下降,然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和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9、0.297和0.244)。两组间兔耳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发生后血流量下降曲线陡直,随后趋缓,约在9min时两条曲线相交,其后实验组的下降曲线趋于平坦,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结论在CPR的BLS阶段,溶栓、抗凝药物干预对交流电诱发CA动物的大动脉血压和血流速度变化无明显影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的恶化。

关 键 词: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肝素 尿激酶

分 类 号:R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