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城市化对居民区白纹伊蚊孳生地特点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edes albopictus in residential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段金花[1] 李荣彪[2] 林伟波[3] 蔡松武[1] 卢文成[1] 李锦清[2] 林宏波[3] 易建荣[1] 刘文华[1] 林立丰[1]

机构地区:[1]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研究所,广州510300 [2]佛山市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基  金:广东省应急病原检测重点实验室启动研究项目(2003B60127)

年  份:2008

卷  号:19

期  号:4

起止页码:279-2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城市化程度居民区白纹伊蚊幼虫的孳生地特点,为控制白纹伊蚊密度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选择城市化程度高的佛山市城区和城市化程度低的揭阳市城中村为调查点,在选定的试验区按随机的原则,每5户选择1户调查其室内外白纹伊蚊幼虫的孳生情况,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调查7470户,积水5635处,阳性502处,阳性率6.72%,显示揭阳市城市化程度低的城中村居民区白纹伊蚊的孳生地类型主要为闲置容器(碗、瓶、缸、罐)和贮水容器(池、缸、盆),其阳性构成比分别为64.98%和18.77%,闲置容器的阳性构成比在每年的9月达到最大值为83.67%;佛山市居民区白纹伊蚊的孳生地类型主要为盆景、水生植物和闲置容器,其阳性构成比分别为45.52%和33.79%,闲置容器的阳性构成比每年的7-9月所占比例最大达100%,盆景、水生植物的阳性构成比在2004年、2005年5月所占比例较大,最大值达到75.00%,2005年5月后其所占比例为0。结论不同类型的居民区其白纹伊蚊的孳生地构成有一定的差别,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城市化程度高的居民区白纹伊蚊的孳生地主要是盆景、水生植物和闲置容器,城市化低的城中村主要是闲置容器及贮水容器。

关 键 词:白纹伊蚊 孳生地 城市化

分 类 号:R38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