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Incidence of skin diseases in soldiers of the earthquake-rescue troop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迁[1] 常文军[2] 朱诗应[3] 阮芳铭[4] 曹广文[2]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200433 [2]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3]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4]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教研室,上海200433

出  处:《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  份:2008

卷  号:29

期  号:7

起止页码:741-7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调查汶川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营区内杀虫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08年6月15日至6月20日,以映秀镇的两支抗震救灾部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内的皮肤病发病情况、帐篷卫生条件和杀虫措施实施情况等内容,采用χ2检验确定差异显著性。结果: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的皮肤病发病率为42.20%,其中虫咬性皮炎和毛囊炎的构成比分别为82.05%和15.38%;震后1、2、4周的皮肤病发病率水平明显高于震前水平(P<0.05),震后4周发病率的升高与在山上过夜相关;采用2.5%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对帐篷内外环境进行杀虫,皮肤病发病率由震后2周的26.61%降低至震后3周的0.92%(P<0.05)。结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震后恶劣的卫生环境、蚊虫叮咬是官兵皮肤病的主要因素,定期杀虫能有效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

关 键 词:地震 皮肤疾病 发病率 虫咬和虫螫  

分 类 号:R7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