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in Haifeng Birds Nature Reserv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彭逸生[1,2] 孙红斌[3] 谢荣如[4] 谢钊毅[4] 钟志强[4] 陈桂珠[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2]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湿地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3]深圳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深圳518048 [4]广东省海丰县林业局,广东海丰516400

出  处:《生态环境》

基  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南中国海”项目(GF/2730-02-4340);海丰县林业局项目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17

期  号:3

起止页码:1163-11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于2006年夏季在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通过9个样点的样方取样,分析了保护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共录得大型底栖动物6门10纲112种,其中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种类62种,温带、广温种46种,外来种4种;淡水生物22种,非淡水生物90种。(2)各样点生物量(以鲜重表示)在1.31~346.05g?m-2范围内,栖息密度为16~1136ind.?m-2,不同生境之间的差异极显著。(3)生境多样化、人为干扰小的样点α多样性较高,生境单一、人为干扰强烈的样点α多样性则较低。(4)保护区内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生境的盐度差异造成的。聚类分析把该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为淡水、河口、滨海3个生物群落,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更直观地显示了各个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距离和相似的情况,并支持聚类分析的结果。讨论了保护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水平分布的特点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 键 词: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区系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分 类 号:Q9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