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神经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缓释载体    

Preparation of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nanofibers for nerve growth factor delive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建广[1] 刘俊建[1] 范存义[1] 莫秀梅[2] 何创龙[2] 陈峰[2]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200233 [2]东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上海市201620

出  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基  金:上海-飞利浦研究与发展基金项目,课题名称:纳米纤维仿生神经再生室复合体的实验研究。(06SP07005)~~

年  份:2008

卷  号:12

期  号:23

起止页码:4440-4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核心刊

摘  要:背景:传统的缓释药物的制备过程,常需要把蛋白质类药物与有机溶剂混合,降低了蛋白质的活性,同轴静电纺丝法减少了蛋白质与有机溶剂的接触,有望提高蛋白质的活性,提供新型的缓释载体。目的:探讨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蛋白质类药物神经生长因子"壳-芯"结构纳米纤维缓释载体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细胞学实验,于2007-07/12在东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完成。材料:乳酸己内酯共聚物(50∶50,Mw=378,839g/mol,Mw/Mn=2.7324)由东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提供;β-神经生长因子为R&D Systems公司产品;牛血清白蛋白为Sigma-Aldrich公司产品;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由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提供。方法: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以乳酸己内酯共聚物为壳,神经生长因子和牛血清蛋白为芯的复合纳米纤维;然后进行体外缓释8周,将不同时间点缓释液加入到无血清RPMI培养基中,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根据芯层溶液流速的不同分为0.10,0.15,0.25mL/h3组纳米纤维。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纳米纤维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J计算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范围;PC12细胞在神经生长因子的诱导下可以向神经元细胞分化,通过观测其分化率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结果:成功制备了具有壳芯结构的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牛血清蛋白/神经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和直径分布范围随着芯层溶液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当芯层溶液流速为0.10mL/h时或0.15mL/h,纺丝稳定,所得纤维平均直径较小,直径分布范围较窄,当芯层溶液流速为0.25mL/h,纺丝不稳定,有大量"串珠"出现。在各个时间点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牛血清蛋白/神经生长因子缓释上清液能够诱导PC12细胞分化神经元细胞,生长轴突,说明神经生长因子保持�

关 键 词:同轴静电纺丝  药物释放系统 微观形貌:生物材料  

分 类 号:R318[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