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藏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Analysis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tartary buckwheat in Tib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金锋[1] 张慧成[2] 高小丽[1] 卓嘎[3] 柴岩[1] 李瑞国[1] 冯佰利[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宝鸡市农科所,陕西岐山722400 [3]西藏农牧科学院,西藏拉萨850032

出  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B06);教育部西部地区特色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陕西省攻关(2006K01-G17-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专项、育种专项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揭示西藏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西藏80份苦荞资源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苦荞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主茎粗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6.7%。千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偏相关,生育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偏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将西藏苦荞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6.04%,以主茎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1.11%。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1.61水平上可聚为4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大粒型、株高中等小粒型、植株矮小大粒型和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型。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苦荞资源中植株较矮、大粒是较为理想的育种材料。

关 键 词:西藏苦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分 类 号:S5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