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北方造山带造山后花岗岩的同位素特点与地壳生长意义  ( EI收录)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福元[1] 林强[1] 江博明(Bor-ming Jahn)[2]

机构地区:[1]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2]Géosciences Rennes,Universit é de Rennes I,35042 Rennes,France

出  处:《科学通报》

年  份:1997

卷  号:42

期  号:20

起止页码:2188-21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几年来,造山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造山后伸展作用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目前的研究表明,横亘于我国北方新疆、内蒙至东北的中国北方造山带,具有与其它造山带明显不同的特点,特别是造山后花岗岩极为发育.然而,对北方造山带中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地壳增生的关系问题一直缺乏明确的认识.近几年来所进行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工作揭示出,本区的造山后花岗岩具有十分独特的特点,反映出其与构造发展和地壳增生的特有关系.本文将根据作者所得的最新资料,结合前人的工作,阐述该花岗岩形成的地壳增生意义.1 研究方法本文所引用的资料主要来自近几年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实验室所测定的结果,Ph和部分Sr,Nd同位素见文献[2~6]Sr,Nd同位素测定程序参见文献[7].其中^(87)Sr/^(86)Sr比值采用^(86)Sr/^(88)Sr=0.1194进行标准化,最近一次对标准样NBS-987的7次测定结果是^(87)Sr/^(86)Sr=0.710259±6.^(143)Nd/^(144)Nd比值采用^(146)Nd/^(144)Nd=0.7219进行标准化,并按^(143)Nd/^(144)Nd=0.511964进行校正,对标准样Ames的6次测定结果是^(143)Nd/^(144)Nd=0.511958±7.文中涉及的有关符号及其定义如下:

关 键 词:造山带 花岗岩 同位素 地壳生长 中国  

分 类 号:P588.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