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SRAP标记研究四川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ed qingke (hulless barley) varieties from the plateau regions of Sichuan Province in China revealed by SRAP mark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平[1,2] 刘仙俊[1] 刘新春[1] 李俊[2] 王希文[1] 何守朴[1] 李刚[1] 杨武云[2] 冯宗云[1]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610066

出  处:《遗传》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47106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编号:2006AA10Z1C6);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T0453);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编号:2006J13-042)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30

期  号:1

起止页码:115-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对25份来自四川高原的青稞育成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64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999条清晰条带,62对可以获得多态性条带,多态性引物组合占96.9%,共产生225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22.5%。64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33种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检测到5.20种等位变异。遗传多样性在0(me9/em14,me9/em15)~0.8928(me6/em18)之间,平均为0.512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份材料可分成A、B、C3大类,材料聚类与其来源地有明显的相关性。25份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较小(0.3240),平均遗传多样性较低(0.5126),遗传基础较为狭窄。

关 键 词:大麦 青稞 SRAP 遗传多样性  育成品种

分 类 号:S51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