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5个不同地理种群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变异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SEQUENCE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FIVE POPULATIONS IN PELODISCUS SINENSIS BASED ON CYTOCHROME b GE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永正[1] 张海琪[2] 何中央[2] 徐晓林[2] 李智强[1] 杜建明[2]

机构地区:[1]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杭州311258 [2]浙江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杭州310012

出  处:《海洋与湖沼》

基  金: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资助水产种子种苗重大专项(中华鳖良种的选育),5030500014号

年  份:2008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234-2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对中华鳖5个不同地理种群(太湖群体、日本群体、江西群体、台湾群体和乌鳖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408bp的基因片断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31个中华鳖个体中,共检测到17个变异位点,获得8种单倍型。日本群体的2种单倍型在其他4个群体中都未检测到,为该群体所特有,日本种群与其他4个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除日本群体缺乏主体单倍型外,其他4个群体共同拥有主体单倍型Hap.1,江西群体、台湾群体和乌鳖群体的单倍型类型都和其他群体共同享有,没有其特异的单倍型。MP法和NJ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日本群体的两种单倍型以很高的置信度聚成一支,这与其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序列上的差异,可以成为种群鉴别的分子标记;另外4个群体的6种单倍型聚合成一大支,但同一个地理区域的群体并未聚成一类,未按照地理位置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

关 键 词:中华鳖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种群遗传结构

分 类 号:Q751] Q9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