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文山663000
年 份:2008
卷 号:40
期 号:3
起止页码:107-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角度分析,毛泽东对鲁迅的高度评价除了基于客观事实外,还有确立文化代言人的政治需要和寻求精神同盟的个性心理需要这两个重要因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此后,毛泽东对鲁迅长期保持沉默。新中国成立后,又出乎意料地作出一般性评价,其原因正是他们文艺思想的本质不同,政治需要的不复存在,以及心理认同需要的弱化。毛泽东的"鲁迅论"是一个革命领袖对一个思想巨人的政治评价,也是一个凡人对精神盟友心理认同的产物,在其矛盾的表象背后,有着非常合理的内在逻辑。
关 键 词:鲁迅论 常态分析 政治需要 心理认同 消解 沉默
分 类 号:I206.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