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 20 HM^2 LOWER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PLOT IN DINGHUSHAN,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万辉[1] 曹洪麟[1] 黄忠良[1] 练琚愉[1] 王志高[1] 李林[1] 魏识广[1] 王章明[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2-YW-430);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年  份:2008

卷  号:32

期  号:2

起止页码:274-2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北回归线附近保存较完好的地带性植被,是在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植被类型,具有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质,群落结构相对复杂,组成种类相对丰富。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BCI)50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采用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统一调查研究方法,于2005年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建立了20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了样方内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大于1cm的木本植物。首次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木本植物210种,71617个活的个体,分属于56科119属。从乔木区系的组成及其特点可以看出,其南亚热带的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并呈现出由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趋势。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较明显,乔木可分为3层,其中重要值最大的锥(Castanopsis chinensis)、木荷(Schima superba)和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均是乔木上层的优势种;中层是群落的主要层,由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黄叶树(Xanthophyllum hainanense)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等中生和耐阴树种组成;下层成分较复杂,物种多样性高,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样地内物种十分丰富,种-面积曲线拟合显示其物种数量接近于BCI。稀有种比例极高,有110种,占总物种数的52.38%,其中有45%的稀有种源于物种本身的特性,有20%源于区系交汇,人为或自然干扰造成的稀有种占30%以上。样地中所有个体的径级分布(以1cm等级排列)明显呈倒"J"形,表示群落稳定与正常生长状态。根据对优势种径级结构的分布分析,将各树种的径级结构归纳为4种类型:1)峰型(中径级个体储备型),此类物种为乔木上层优势种;2)倒"J"型(正常型),此类物种为乔木中层的优势种;3)类倒"J"型(偏正常型),此类物种占据乔木的中、下层;4)"L"型(灌木型),此类物种分布于乔木�

关 键 词:鼎湖山大样地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格局  物种组成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