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 [2]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 [3]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
基 金:陕西省中医药局重点项目(2005078)
年 份:2008
卷 号:24
期 号:5
起止页码:514-5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JST、PUBMED、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S)、大黄多糖(RTP)与腹腔巨噬细胞(Mφ)甘露糖受体(MR)的结合特性及其对腹腔M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甘露糖化牛血清白蛋白(Man-FITC-BSA)可特异性的与甘露糖受体相结合为模型,以甘露糖为阳性对照、半乳糖为阴性对照,通过竞争性抑制实验,将APS、RTP分别与腹腔Mφ共同孵育60min后,用荧光显微镜和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腹腔Mφ摄取Man-FITC-BSA的情况;通过ELISA方法检测APS、RTP刺激Mφ分泌TNF-α及IL-4的情况。结果:D-甘露糖、APS、RTP均可抑制腹腔Mφ吞噬Man-FITC-BSA,而D-半乳糖则没有此作用;APS、RTP均可诱导腹腔Mφ分泌TNF-α,且呈剂量依赖性,甘露糖可完全阻滞RTP诱导Mφ分泌TNF-α,对APS诱导Mφ分泌TNF-α只有部分对抗作用;两种多糖对IL-4的分泌没有统计学意义;甘露糖不能诱导Mφ分泌TNF-α与IL-4。结论:RTP引起的Mφ分泌TNF-α作用是通过甘露糖受体介导,而APS的作用不仅仅与甘露糖受体有关。两种多糖与甘露糖受体的作用差异可能与其单糖组成密切相关。
关 键 词:巨噬细胞 甘露糖受体 大黄多糖 当归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4
分 类 号:R39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