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日本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IFN-γ及IL-4 mRNA的动态变化    

Dynamics changes of IFN-γ and IL-4 mRNA in the new mouse models infected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辉[1] 何立[1] 宗红英[1] 蒋明森[1] 杨孟祥[1] 张培喜[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430071

出  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509);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AA3003B04);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JX1A11)联合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24

期  号:4

起止页码:316-3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感染小鼠脾细胞诱生Th1细胞因子(γ-IFN)和Th2细胞因子(IL-4)mRNA的动态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d后,按300 mg/kg.d腹腔注射丙烯基硫脲,持续抑制雌虫产卵,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同时设立常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在感染后第2,3,6,9和12 w,采用RT-PCR对各组小鼠脾细胞IFN-γ和IL-4的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新模型组与常规模型组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FN-γmRNA水平在感染后9w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至第12w;IL-4 mRNA水平在感染后3w开始逐渐增强,至12w仍维持高水平。新模型组IFN-γmRNA水平在感染3w后明显高于常规模型组(P<0.05);常规模型组IL-4 mRNA水平在感染6w后明显高于新模型组(P<0.05)。正常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较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Th1淋巴细胞功能先升高,然后逐渐向Th2淋巴细胞功能极化,提示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不是诱导Th2功能极化的唯一因素,对细胞免疫应答由Th1向Th2功能极化有促进作用。

关 键 词:日本血吸虫 细胞因子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分 类 号:R383.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