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腰椎峡部骨性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Bony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erolateral region of lumbar vertebra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thereof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海滨[1,2] 郑晓晖[1,2] 陈振光[1] 戴冀斌[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430071 [2]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年  份:2008

卷  号:88

期  号:15

起止页码:1051-10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腰椎后外侧部骨性结构变化特点,为峡部外缘入路摘除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30侧湿性成人腰椎标本上测量:(1)峡部外缘至中线的距离;(2)椎体腰部外缘面至后正中线的距离;(3)峡腰距;(4)关节突上缘与横突下缘间距;(5)关节突上缘与副突间距;(6)关节突上缘与间盘中心面的相对距离,并分析其随腰椎序列变化的规律。结果随着腰椎序数的增加,在下腰椎,代表“手术窗”横向径线的峡腰距在L5减少为0.32cm(P〈0.05);纵向径线关节突上缘与横突下缘间距和关节突上缘与副突间距亦递减,在L5-S1分别为0.17cm和0.46cm(P〈0.05),造成“手术窗”外口缩窄。而关节突上缘与间盘中心面的相对距离渐增加,由L1-2的-0.20cm增至15-S1的0.86cm(P〈0.05),关节突渐上移覆盖了间盘平面。结论从L1-L2至15-S1,峡部外缘入路显露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时,需要切除的峡部外缘、横突根部、椎弓根下部、关节突关节上部的骨量递增;在L5-S1采取峡部外缘入路时可能造成上述部位的骨量切除过多而致术后腰椎不稳。

关 键 词:椎间盘移位 腰椎 解剖学 局部  

分 类 号:R68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