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演变分析    

Fluvial process for the Qingshuigou river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文永[1] 张广泉[1] 姜明星[1] 韩富[1]

机构地区:[1]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

出  处:《泥沙研究》

年  份:1997

卷  号:22

期  号:3

起止页码: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自1947年黄河归故,黄河河口流路先后经历了1953年小口子裁弯、1964年罗家屋子人工破堤和1976年人工截流改道清水沟流路3次较大的改道。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清水沟流路的演变特点及与其它流路的不同点,分析认为:清水沟流路时期的年平均来水来沙量较神仙沟、钓口河时期明显减少,且更加集中于汛期,就来水来沙总量看,上述三条流路已经相当,但清水沟流路行水历时最长。清水沟流路经历了改道初期的游荡摆动后,逐渐归股,至1980年汛后,已形成比较单一顺直的河型,一直维持至今。清水沟流路的冲淤变化经历了淤积———冲刷———淤积的过程,同流量水位的变化与之对应。目前,清水沟流路正处在回淤时期。

关 键 词:黄河口 清水沟流路  河口造陆  演变分析  

分 类 号:TV14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