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针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浆COR及海马PKA、PKC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behavior,plasma COR and expressions of PKA and PKC in hippocampus of the depression model r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361005 [2]厦门市中医院 [3]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年 份:2008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214-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_E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马普替林组,后3组进行大鼠抑郁症造模。电针组于实验第2d起电针"百会""印堂""足三里""丰隆"穴,隔日1次;马普替林组于实验第2d起灌服盐酸马普替林,每日1次。3w后观察大鼠行为学以及血浆中皮质醇(COR)含量和海马区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 (PKC)表达的变化。结果:抑郁症模型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水平和垂直活动及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减少;血浆COR浓度明显升高;海马区PKA、PKC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电针组大鼠行为学得分、糖水消耗及体重增长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血浆COR浓度明显降低,且接近正常,并能有效地逆转抑郁大鼠海马PKA、PKC的阳性表达数量。马普替林组则能显著提高大鼠对糖水的消耗量、显著降低血浆COR,并明显提高PKA、PKC在海马区域的表达。结论:大鼠抑郁模型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A)的功能紊乱,电针可调节HPAA的功能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酶的功能而实现的。
关 键 词:电针 抑郁症/针灸疗法 大鼠 皮质酮/血液 海马/针灸效应 蛋白激酶A/针灸效应 蛋白激酶C/针灸效应
分 类 号:R245.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