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新探--“农联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祥松[1] 罗海平[2]

机构地区:[1]广东商学院民营经济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20 [2]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

出  处:《经济学家》

基  金:2007年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农村机构改革与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农联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7BJY095);教育部200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农联模式’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6JA790026)

年  份:2008

期  号:1

起止页码:48-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按照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要真正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根本矛盾,突破口仍在发展"集体经济"即实现体制内生产过程的"联合",也就是通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来实现"大生产",从而以"大生产"应对"大市场"。但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不能"就组织形式谈组织形式"。因而基于新农村建设对"三农"问题的重新定位,借鉴城市企业的改革思路去设计和构建适应"统一大市场"竞争需要的农村经济组织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农联模式"正是根据该思路而构建的以"仿股制"企业"农联"为核心的一系列农村社会的改革模式,其中包括"农联"制度环境和"农联"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的构建和设计。这也是建成旨在促进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产业化、市场化,建立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路径选择。

关 键 词:农联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 产业化  仿股制  

分 类 号:F32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