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分布的影响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water stability and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aggregates of degraded red soil in subtropics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锦升[1,2] 杨玉盛[1] 陈光水[1] 朱锦懋[1] 曾宏达[1] 杨智杰[1,2]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51002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4001)~~

年  份:2008

卷  号:28

期  号:2

起止页码:702-7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大团聚体水稳定性程度低,植被恢复后大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裸地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基本相似,植被恢复后,有机物质输入的增加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从而改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大团聚体对有机碳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有机碳含量高于全土和微团聚体、粉粒及粘粒有机碳含量,大团聚体有机碳恢复速度也快于微团聚体以及粉粒与粘粒有机碳的恢复速度。植被恢复使裸地0-10 cm土层大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从15%左右增加到32%-42%。土壤中增加的有机碳约41%-51%储存在大团聚体中,24%-38%储存在微团聚体中,20%-31%储存在粉粒及粘粒中。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强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植被恢复时间越长,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程度也越好。

关 键 词: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植被恢复 退化红壤

分 类 号:S1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