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中下游湖泊两种混生苦草属植物生活史特征与共存分布格局
VALLISNERIA SPECIES IN LAKES OF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莆田学院药学系,福建莆田351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34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06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启动项目(200710)
年 份:2008
卷 号:32
期 号:1
起止页码:106-1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4省25个湖泊苦草属(Vallisneria)植物种群进行广泛的取样调查、鉴定和查明种间共存格局的基础上,结合同园种植实验,对该属两个混生近缘种刺苦草(V.spinulosa)和苦草(V.natans)有性和无性生活史特征进行了定量测定和比较研究,探讨了种间生活史差异对种间共存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刺苦草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的优势物种,苦草为常见种,而密刺苦草(V.denseserrulata)仅有很少分布;2)苦草和刺苦草常混生于这些湖泊中,形成共存分布格局:刺苦草和苦草种间呈明显的的带状相间分布格局,或苦草只零星分布于刺苦草群落中;3)刺苦草和苦草有性和无性生活史特征显著不同:刺苦草为多年生,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只有有限的有性繁殖投入;相反,苦草在调查的地区为一年生,以有性繁殖为主,只进行微弱的克隆生长,且不能产生克隆繁殖器官(冬芽)。刺苦草和苦草在有性和无性繁殖生活史对策上的权衡,导致种间资源利用和竞争能力的分异而使这两个近缘种得以共存。
关 键 词:苦草 刺苦草 克隆繁殖 繁殖策略 沉水植物 竞争共存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