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及其砂岩型铀矿化
The Fluid Dynamic Processes and Its Uranium Mineralization of Sandstone-type in the Ordos Basin,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3]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4]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6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61,40472054,4027205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3CB214606)
年 份:2008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近年来砂岩型铀矿勘查进展明显。盆地形成演化中的流体动力学及其铀矿化是能源矿产勘查的基础依据,因而备受关注。运用Basin2TM软件数值模拟了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过程中流体的温度场、压力场、流动方向、流动速率和地热梯度等。伴随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沉积体内流体温度和压力不断增高,流动逐步定向,速率逐渐增大,早白垩世盆地流体的温度达250℃,压力至(700~800)×101.33kPa,地热梯度38.3℃/km,并从盆地中西部沉降中心沿东部斜坡向盆地东部边缘大规模长距离渗出流动,它是砂岩型铀矿化主体在盆地边部形成的重要机制。盆地流体在砂岩中发生铀矿化时,伴随大量方解石蚀变矿物的形成,其δ13CV-PDB变化于-2.7‰^-14.0‰,δ18OV-SMOW介于18.4‰~20.0‰,反映铀矿化盆地流体中CO32-类或CO2主要是沉积有机质脱羟基产物,少部分为海相碳酸盐岩溶解产物,盆地流体中碳酸铀酰是铀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铀矿化低温蚀变成因高岭石的δ18OV-SMOW介于12.6‰~13.7‰,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变化于-116‰^-133‰,H、O同位素组成指示盆地流体是经中生界沉积演化的大气降水,具有沉积建造水的性质。环盆地边部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找矿方向。
关 键 词:流体动力学 盆地流体 砂岩型铀矿化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P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