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    

Visibility Variation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1954—2004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健[1] 吴兑[2] 黄敏辉[3] 李菲[2] 毕雪岩[2] 谭浩波[2] 邓雪娇[2]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青岛266003 [2]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3]广东省气象局,广州510080

出  处:《应用气象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5002,4041800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3031);广东省气象局科研基金项目“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污染现状及预报、控制方法预研究”共同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19

期  号:1

起止页码:61-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珠江三角洲5个城市气象观测站(广州、深圳、台山、惠州、高要)的长期能见度观测资料,采用累积百分率、Ridit分析法和烟幕/霾日频率3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54—2004年珠江三角洲能见度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能见度呈显著下降趋势。能见度的下降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80—90年代初进一步恶化,90年代中期之后虽然能见度变化趋于平缓,但能见度下降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珠江三角洲能见度与当地的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污染物的区域输送对西部下风向城市能见度也有很大影响。珠江三角洲能见度未得到有效改善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细粒子污染,尤其是二次粒子前体物如SO2和NOX等的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

关 键 词:珠江三角洲 能见度变化  累积百分率  RIDIT分析法 烟幕/霾日频率  

分 类 号:P421[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