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过渡段及其附近新发现的历史大地震破裂遗迹  ( EI收录)  

NEWLY FOUND SURFACE RUPTURE REMAINS OF LARG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ON AND NEAR THE TRANSITION SEGMENT OF THE ANNINGHE AND ZEMUHE FAULT ZONES,WESTERN SICHUAN,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闻学泽[1] 马胜利[2] 雷兴林[2] 西泽(桑原)保人[3] 木口努[3] 陈渠[4]

机构地区:[1]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 [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3]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4]应用地质株式会社岩土研究所

出  处:《地震地质》

基  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6DFA21660)资助

年  份:2007

卷  号:29

期  号:4

起止页码:826-8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近些年的野外调查中,我们在安宁河、则木河2断裂带的过渡段(礼州至西昌之间)及其附近的3个场地发现了未知年代的地表破裂。通过分析这些地表破裂的特征以及在本区历史地震重破坏区中的位置,我们认为位于杨福山村以北与大坪子村以西2个场地的破裂应是1536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遗迹。这不仅反映了1536年大地震破裂带的南段沿安宁河与则木河断裂带的过渡段产生,而且反映了该破裂带的南端很可能到达了或者很接近于西昌。位于西昌略北李金堡村以东的破裂应属于1850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遗迹,它进一步证明了1850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西北端可能到达西昌以北至少数千米处。因而,由文中的证据可推断西昌附近的主干活动断裂在1536年和1850年大地震时均发生了破裂。

关 键 词:地表破裂遗迹  历史大地震  安宁河断裂带 则木河断裂带 四川I  

分 类 号:P3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