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汽车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Occupational Hazardous Factor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of China and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洪惠民[1] 张忠[1] 林辉[1]

机构地区:[1]福建省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0004

出  处:《职业与健康》

年  份:2008

卷  号:24

期  号:3

起止页码:212-2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IC、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汽车工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规范与标准,调查分析汽车工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结果生产性粉尘主要分布在铸造和电焊工作场所,矽尘测点超标率为20%,电焊烟尘为11.8%。化学毒物共测14种,有6种超标,主要分布在涂装、零件清洗、汽车内装配件、电焊等工作场所;其中甲苯测点超标率为15.6%,二甲苯为6.1%,三氯乙烯为7.3%,二异氰酸甲苯酯为12.0%,二氧化锰为5.1%,铅烟为9.1%。噪声测点超标率为23.5%,超标点分布广,接触机会多,但以铸造、冲剪压和电焊工作场所受影响较突出。高温作业主要分布在铸造与热处理工作场所,高温级别范围为在Ⅰ或Ⅱ级呈高温强热辐射特点。结论根据各汽车工业企业的具体实际,实行企业管理措施、职业健康教育、卫生技术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才是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策略。

关 键 词:汽车工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 防控调研  

分 类 号:R1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