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全军[1]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法学院工管系,浙江宁波315211

出  处:《学习与探索》

基  金:宁波市江北区2006年度软科学项目"企业信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及其示范意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07

期  号:6

起止页码:71-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从本质上讲,信用是外在强制内化为社会主体自觉的心理取向,是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规范。它既反映了交易主体追求预定目标的道德诚意,也体现了交易主体履行承诺的能力。转型时期,中国之所以会出现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危机,除了社会制度变迁过于剧烈的原因以外,还有三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是制度短缺条件下的信用机制转型所造成的真空与漏洞;二是激励结构的缺陷所造成的逆向激励;三是信用监控机制的弱化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建设信用社会的前提是建立起信用的政府、良性的产权制度以及法治的社会等宏观的基础性条件。

关 键 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信用 信用政府 信用经济 信用缺失 制度短缺  

分 类 号:D0[政治学类] F06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