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蚀变矿物鉴定中的应用  ( EI收录)  

Mineral Analysi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with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Identifying Alteration Minera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修连存[1,2] 郑志忠[3] 俞正奎[3] 黄俊杰[3] 殷靓[3] 王弥建[3] 张秋宁[3] 黄宾[3] 陈春霞[3] 修铁军[4] 陆帅[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 [2]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210016 [3]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4]南京中地仪器有限公司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560704)资助的成果。

年  份:2007

卷  号:81

期  号:11

起止页码:1584-15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它广泛应用在农业、化工、地质、医药测量等领域。利用近红外光谱对C-H(甲基、亚甲基、甲氧基、羧基、芳基等),羟基O-H,巯基S-H,氨基N-H等敏感的特性,可以区分层状硅酸盐中单矿物(粘土矿物、绿泥石、蛇纹石等),含羟基之硅酸盐矿物(绿帘石、闪石等),硫酸盐矿物(明矾石、黄铁钾矾、石膏等),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及这些矿物的不同结晶度。这一原理的应用,为开发野外用小型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及其快速、准确的鉴定岩石标本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低温蚀变矿物的近红外光谱特征、识别方法和定量分析;同时介绍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原理及指标,最后介绍如何利用矿物特征峰对钻孔、探槽和剖面样品所测数据进行地质建模,从中总结成矿规律,指导找矿。

关 键 词:近红外 矿物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模型建立 蚀变矿物填图  

分 类 号:P5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