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麦稻两熟地区不同埋深对还田秸秆腐解进程的影响    

Effect of embedding depth on decomposition course of crop residues in rice-wheat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世平[1] 陈文林[1] 聂新涛[1] 张洪程[1] 戴其根[1] 霍中洋[1] 许轲[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基  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02EFN3200230);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2004BA520A03)资助

年  份:2007

卷  号:13

期  号:6

起止页码:1049-10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稻麦两熟地区还田秸秆的腐解进程,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麦稻秸秆不同埋深(0、7、14 cm)对还田秸秆腐解及C/N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田,埋深14 cm的秸秆腐解速度最快,覆盖在表层较慢。稻田由于有水层的作用和高温高湿的环境,秸秆腐解比麦田快,覆盖在表层比埋入土中的略慢。麦季稻秸覆盖还田一季后秸秆残留率在60%左右,埋入土中的残留率在40%左右;稻季麦秸覆盖还田一季后秸秆残留率在25%左右,而埋在土中的残留率在20%左右。随着还田秸秆的腐解,秸秆含氮量逐渐增加,全碳含量下降,秸秆C/N比降低。麦季稻秸覆盖C/N比较高,而稻季麦秸覆盖的C/N比较低。一季后麦田稻秸的C/N比平均在30左右,稻田麦秸在15以上,比土壤腐殖质的C/N比高,说明种植一季作物后,还田的秸秆尚未完成腐殖化过程。

关 键 词:稻麦两熟 秸秆还田  腐解 C/N比

分 类 号:S14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