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铜陵冬瓜山层状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研究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Dongguashan Diplogenetic Stratified Copper Deposit, Tongling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兆文[1] 陆现彩[1] 高庚[1] 方长泉[1] 王云健[1] 杨小男[1] 蒋少涌[1] 陈帮国[2]

机构地区:[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2]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安徽铜陵244031

出  处:《地质论评》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9873016);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020284035)的成果

年  份:2007

卷  号:53

期  号:1

起止页码:44-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冬瓜山铜矿床热液流体氢、氧、碳和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O2可能主要来自被岩浆同化的原始地层中海相沉积碳酸盐;ISr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的特征。各种类型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硫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的特征,铅则以上地壳铅为主,混有少量的地幔铅。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

关 键 词:同位素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成矿机制 层状铜矿 铜陵地区  

分 类 号:P618.41] P597[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