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浙西北桐庐地区金龟子发生规律与田间药效试验    

The occurrence of scarabs in Tonglu district and field efficacy of insecticides against the pes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敏[1] 陈建明[2] 陈群[1] 洪美萍[1] 刘文[1] 李荣[1] 梅迎春[1]

机构地区:[1]浙江省桐庐县农业局,浙江桐庐3115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出  处:《浙江农业学报》

基  金:杭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70632B30)

年  份:2007

卷  号:19

期  号:5

起止页码:378-3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对浙西北桐庐地区17年(1987—2006年)灯下金龟子成虫的监测结果表明,桐庐地区金龟子种类主要为铜绿金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等,其中以铜绿金龟子为优势种,其次为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底,早的年份在5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迟的年份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不同年份间金龟子种群数量变动大,其发生高峰期间隔周期约为10年;在同一年份内旬发生量消长多呈单峰型,发生频率占76.5%,双峰型约占23.5%。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毒.唑磷3 kg/667 m^2,3%毒死蜱3 kg/667 m^2,3%辛硫磷2 kg/667 m^2拌细土15 kg均匀撒施,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5.9%,86.3%,95.9%,药后25 d的防效分别为88.9%,92.2%,85.5%,保苗效果达86%以上。苦参碱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较差,分别为72.6%~77.8%和80.0%。

关 键 词:金龟子成虫  发生规律  蛴螬 田间药效

分 类 号:S43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