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广州510515
基 金: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3BA712A03-07)
年 份:2007
卷 号:25
期 号:10
起止页码:637-6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于1935年由我国学者陈心陶教授发现并命名,是人体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的重要病原体。我国大陆1984年才发现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1996年前国内(除台湾)仅3例患者报道。近年来随着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的扩大,尤其是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病患者越来越多,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已近100例,且出现过两次暴发流行。
关 键 词:广州管圆线虫病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脑膜脑炎 膳食结构 确诊患者 暴发流行 陈心陶 脑膜炎
分 类 号:R5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