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对比  ( EI收录 SCI收录)  

Neoproterozo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rrelation in Quruqtagh area, 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金有[1] 徐备[1] 孟祥英[2] 寇晓威[2] 刘兵[1] 王宇[1] 米合[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四平136000 [3]河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张家口075000

出  处:《岩石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133;40032010)资助。

年  份:2007

卷  号:23

期  号:7

起止页码:1645-16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49590500010)、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49590500010)、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上元古界可分为五个沉积层序,由下到上分别对应于贝义西组、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特瑞爱肯组至水泉组和汉格尔乔克组。第1层序由贝义西组构成,发育由粗碎屑斜坡扇和低水位楔构成的低水位体系域,向上逐渐变为粉砂岩、泥岩的海进体系域,并以向上变粗的退积准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结束,反映陆缘发展初期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第2层序由照壁山组构成,底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向上变为细粒砂岩、页岩互层,上部出现厚约30m 的泥岩,顶部为紫红色砂岩,代表了由低水位经快速海进到高水位的变化过程,整体为水体较浅的滨浅海沉积环境。第3层序由阿勒通沟组构成,为冰成杂砾岩、砂岩、页岩组合,顶部出现厚2~3m 的白云岩,沉积主体为低水位体系域,顶部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第4层序发育最为完整,特瑞爱肯组冰成杂砾岩为低水位体系域,冰成杂砾岩之上"盖帽碳酸盐岩"为海进体系域,扎摩克提组浊积岩、育肯沟组页岩、水泉组碳酸盐岩为高水位体系域,其中育肯沟组页岩为凝缩段沉积。第5层序低水位体系域由汉格尔乔克组冰成杂砾岩构成,顶部泥灰岩和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由于顶部被寒武系不整合覆盖,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研究区上元古界层序基本可以和我国华南及印度 Lesser Himalaya 地区对比。

关 键 词:层序地层学 新元古代 库鲁克塔格  新疆  

分 类 号:P53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