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45529例孕产妇妊娠期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Analysis on Epidemic Research of 45529 Cases of Syphilis During Pregnanc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荣莲[1] 陈烈平[2] 陈起燕[1] 王秀云[3] 张丽萍[4] 修晓燕[1] 杨娜[5] 鲍晓珍[5]

机构地区:[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350001 [2]福建省血液中心 [3]福安市妇幼保健院 [4]霞浦县妇幼保健院 [5]福鼎市妇幼保健院

出  处:《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基  金:福建省科技厅课题(2004F003)

年  份:2007

卷  号:9

期  号:4

起止页码:289-2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IC、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福建省妊娠期梅毒发病率及其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纳入调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筛查,凡RPR阳性者进一步检测RPR滴度,同时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以确诊。对确诊为妊娠期梅毒孕妇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分娩。并对每个确诊为妊娠期梅毒的孕妇进行产前问卷调查,对其所生新生儿填一份随访表。结果共有调查对象49575例,其中接受RPR筛查孕产妇45529例,查出RPR阳性并经TPHA确诊的妊娠期梅毒847例,其中已分娩772例,妊娠期梅毒发病率为1.70%(772/45529);绝大多数为潜伏梅毒;其围产儿死亡率为59.74‰、低体重发生率8.05%、早产率7.40%,均明显高于同期分娩非妊娠期梅毒之围产儿以上各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产儿预后与孕母RPR滴度有关,孕母RPR滴度<1∶8与滴度≥1∶8的比较,滴度高对围产儿的影响大,预后差,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妊娠期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绝大多数为潜伏梅毒;其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出生低体重发生率均高于非妊娠期梅毒之围产儿的以上各率;围产儿预后与孕母RPR滴度有关。

关 键 词:妊娠期梅毒 发病率 围产儿 流行病学

分 类 号:R759.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