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B超与临床监测    

The Monitoring of Post Cesarean Section Uterine Scal with B ultrasonographic and Clinical Detec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骏[1] 徐望明[1] 杨菁[1] 王大刚[1] 魏敏[1]

机构地区:[1]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年  份:1997

卷  号:32

期  号:4

起止页码:195-1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方法:采用B超、体温及血象系统监测了114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对部分子宫切口有积液的患者,于术后第8天在B超导向下经皮穿刺抽液,注入抗生素和小剂量皮质激素(穿刺组),并与同期住院但未作穿刺治疗的同类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声象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3类。Ⅰ类:子宫切口呈平行或弧状强回声光带,愈合良好(占93.97%);Ⅱ类:子宫切口呈一实质性非均质性光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占3.67%);Ⅲ类:子宫切口呈以低或无回声光团为主的混合性光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伴积液(占2.36%)。Ⅱ、Ⅲ类子宫切口患者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体温、血象及恶露异常,并以体温及血象异常较为突出。穿刺组子宫切口声象图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无一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结论:B超及临床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可为防治晚期产后出血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 键 词:剖腹产 手术后  子宫切口愈合 超声波  监测  

分 类 号:R719.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