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    

The Function of Expansion of Meaning Viewed from "Vshang" and "Vxia" Opposition and De-opposi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鹰[1] 于康[2]

机构地区:[1]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2]关西学院大学

出  处:《汉语学习》

年  份:2007

期  号:4

起止页码:13-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RWSKHX、核心刊

摘  要:在"V上"和"V下"类动补结构中,"上"和"下"本为反义成分,但在与动词的组配选择中,却并不都是有此无彼、绝对对立的,这就似乎产生了一种意义和形式的错位。为了能够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上"和"下"的语义扩展、原型义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等角度进行探讨。"V上"和"V下"的句法表现和表意功能表明,"V上"和"V下"的对立应为本质的、必然的,某些非对立现象则是表面的、偶然的。从根本上说,"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表现都可以在"上"和"下"的原型义及其语义扩展过程中找到根源与理据。在"上"和"下"的语义扩展中,原型效应十分明显。

关 键 词:“V上”  “V下”  语义扩展 原型效应  

分 类 号:H146.3[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