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雨强条件下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土壤磷素的径流特征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hosphorus Runoff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in the Typical Vegetable Plot of Taihu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丽霞[1] 杨桂山[1] 苑韶峰[2] 吴业[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杭州310035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111)

年  份:2007

卷  号:28

期  号:8

起止页码:1763-17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73610802986)、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无锡市近郊区鸿声镇的蔬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对菜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随雨强的增大呈幂函数减小(R^2=0.99),径流量在雨强较小时,缓慢上升,但随着雨强的增大急剧上升,在雨强0.83、1.17和1.67mm·min^-1时,总磷(TP)和颗粒态磷(PP)都表现为初始流失浓度较高,随降雨历时延长略有下降,最终趋于稳定,而在大雨强2.50mm·min^-1时,TP和PP呈现波浪式起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在整个降雨-径流过程中,溶解态磷(DP)变化比较平缓,占TP的比例为20%-32%,而PP占TP的比例为68%。80%,其变化规律与TP相一致,由此可见,PP是土壤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通过对比不同雨强下不同形态磷素的流失率,发现1’P的流失率,大雨强2.50mm·min^-1是小雨强0.83mm·min^-1的20倍,而DP的流失率,却是33倍,这表明随着雨强的增加,加速土壤PP流失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DP的流失,主要原因是降雨前表施磷肥,使得磷肥中大量的无机态磷溶解释放到水环境中,增加了DP的流失,从而会加重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关 键 词:雨强 土壤磷素 径流 人工模拟降雨 磷素流失速率  

分 类 号:X5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